作者:浏览次数:1308发布日期:2021-06-08
番茄缺硼的症状及防治措施
硼元素是番茄生长发育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,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。土壤中硼元素以多种形态存在,主要分为有效硼和无效硼两部分,有效硼是指植物可以直接从土壤中吸收利用的硼,包括土壤溶液中的水溶性硼和被胶体吸附的硼;无效硼是指被土壤固定,不能被植株吸收利用的硼。我们常说的缺硼主要是指土壤中有效硼的缺乏,而并非是指土壤中本身缺硼。
一、硼元素的生理作用:
1、硼可促进植株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,有利于开花结实;硼肥使用得当,可加速花器官的发育,增加花粉数量,促进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;
2、硼能调节植物体内氧化系统,对植物具有保护功能;
3、硼能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,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,促进生长素的运转,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;
4、硼参与细胞壁中果胶的形成。
二、缺硼的症状:
1、番茄缺硼时植株会比正常植株矮,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,叶片呈黄色或橘红色;(如图1)
2、生长点枯死、停止生长,临近生长点的叶片细小且颜色变深,在茎生长点附近出现多分枝向上长的情况;(如图2)
3、在主茎上出现缢缩或槽沟现象,严重时槽沟开裂,变成褐色,或在茎秆分叉处可见呈“Y”字形裂开,造成植物萎蔫;(如图3、图4)
4、根系生长不良,褐色,严重缺硼时甚至导致根系细胞坏死,根系脱落;
5、生殖器官发育不良,出现花小花弱甚至开花异常,影响授粉受精,表现“花而不实”,影响座果率;(如图5)
6、缺硼会导致果实表面木栓化,龟裂,有时可形成“拉链果”,严重时出现果实坏死;(如图6、图7、图8)
7、缺硼还会影响水分的吸收和移动,还可诱发缺铁,降低植株抗性,还会导致分生细胞缺钙,细胞膜的形成受阻,幼芽细胞液呈强酸性,生长停止;
图1 叶片变黄
图2 生长点附近叶片颜色变深
图3 茎秆缢缩
图4 茎秆分叉处“Y”字形裂开
图5 果实发育不良出现空洞
图6 果实表皮木栓化呈褐色,裂口
图7 果实表皮木栓化
图8 果实坏死
三、引起缺硼的原因
1、土壤酸化使硼的有效性降低,引起缺硼;
2、土壤中有机质少,保水保肥性差,根际环境不适宜,根系吸收能力降低;
3、土壤干旱:A、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受阻,硼元素供应减少;B、土壤对硼的固定作用增强,有效硼含量降低;C、硼的流动性减小,吸收利用率降低;
4、温度忽高忽低。高温条件下,植株生长加快,硼元素未能均匀流向生长点;低温条件下,根系吸收能力降低,引起缺硼。
四、防治措施
1、改良土壤,增施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。
2、合理施肥,加强水分管理,防止土壤过干或过湿。
3、合理选择定植时间,尽量避开高温和低温期;大棚区域白天温度高于30℃时,及时放风,维持温度在25-30℃,夜间平均温度低于15℃时,要增加保温措施,夜间温度维持在15-20℃。
4、人工补硼:A、定植前,施用底肥时混合有机肥加入硼肥。B、在番茄开花坐果期,通过滴灌或叶面喷施等方式补充硼肥。
注:硼属于微量元素,是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,总需求量小,人为补充时要适量,切勿过量。
温馨提示:因番茄品种因素、气候条件、生长环境及栽培管理方式不同,对番茄栽培管理都会造成一定影响,以上栽培管理要点仅供参考。要想种好番茄,必须结合自己园子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。